作为拉丁美洲国家中经济发展较为亮眼的国家之一,墨西哥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保持持续上涨,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和关注。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墨合作不断深化:一方面,我国与墨西哥之间的经贸往来愈加频繁;另一方面,中墨在投资领域更呈现出多元化布局和蓬勃发展的势头。
就经贸方面,我国是墨西哥第二大贸易伙伴,墨西哥是中国在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据我国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中墨贸易总额达1002亿美元,同比增长6.03%。其中我方出口额815亿美元,进口额187亿美元[2]。仅就2024年11月,我国与墨西哥进出口累计值918.26亿美元,同比增长10.1%[3]。中国对墨西哥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电子产品、机械和汽车零部件等,而中国从墨西哥进口的商品主要是原材料、农产品和电子元件。
就投资方面,我国近年来对墨西哥投资持续增长,墨西哥逐步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布局的新热点。2023年,中国新增对墨西哥直接投资1.51亿美元,存量24.52亿美元,同比增长45%[4]。我国企业对墨西哥投资的热点行业主要集中在传统能源及新能源、金融服务业、消费品、汽车及其零部件、基础设施建设、加工制造业、电信业等。众多知名企业纷纷扎根墨西哥,如华为、联想、海信集团、江淮汽车、北汽集团、滴滴出行、中兴等等[5]。
得益于墨西哥逐年稳定的经济增长、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及相较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墨西哥成为包括我国企业在内的全球众多企业的投资目的地。总体而言,我国企业投资墨西哥的深层原因和背景还可归类于以下三点:
首先,墨西哥注重吸引外资,实施了众多外商友好的投资政策。自1999年墨西哥颁布《外国投资法》(Ley de Inversión Extranjera)以来,其多次修订并逐步放宽外国投资者在墨西哥当地进行投资的限制。例如,墨西哥增加了对于外国投资者开放的行业,并提高了允许外国投资者的持股比例,甚至采取了允许外国投资者在墨西哥境内100%投资绝大多数行业等激励措施。此外,墨西哥还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和减免部分税收等方式,为外商直接投资创造了更为友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增强了投资吸引力。
其次,墨西哥的“近岸外包”优势发挥显著。由于其与美国接壤的地理位置,墨西哥成为“近岸外包”战略的核心区域之一。“近岸外包”是指公司将其全部或部分生产转移到更靠近最终消费者的地理位置,以降低成本并避免物流障碍的战略手段。2020年7月1日,墨西哥与美国、加拿大签署三方签署了《美墨加协定》(Agreement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 United Mexican States, and Canada,以下简称“USMCA”)[6],并取代了此前《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USMCA延续了墨西哥在出口部分产品时可享受的优惠关税政策,进一步激发了外国投资者的兴趣。我国企业纷纷通过在墨西哥建厂规避美国对我国日益增加的关税壁垒。得益于墨西哥的“近岸外包”优势,我国企业更高效地满足了北美市场的需求,提高供应链效率。
再者,墨西哥被视为国际市场布局的“跳板”。墨西哥不仅辐射本地和南美市场,其与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使其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墨西哥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7项自由贸易协定,与超过10个国家签署了经济一体化协议,以及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税收协定[7]。这些协定使墨西哥成为产品出口、生产原材料流通和供应链整合的国际化平台。对我国企业而言,通过墨西哥不仅可降低进入美国和南美市场的贸易壁垒,还有利于获取广阔的国际市场资源。
面对美国和墨西哥对外公开的宣称,我国企业出海的全球布局与投资计划存在不确定性。受未来潜在的关税政策以及各国贸易政策博弈的影响,中墨两国投资环境将可能变得更为复杂,对于已在墨西哥投资以及拟在墨西哥投资的我国企业的法律影响不言而喻。
一方面,对于已投资墨西哥的我国企业而言,其运营墨西哥企业的法律风险与成本进一步增加。尤其对于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小规模企业,美国潜在关税政策的变化可能显著增加企业的出口成本,企业将面临较高的经营压力,甚至可能被迫缩减规模或退出墨西哥市场。而对于供应链高度依赖北美市场的企业,则极有可能不得不重新规划生产地点与供应链路径,以应对有关政策带来的冲击。未来,如墨西哥针对劳工权益与环境标准的监管持续收紧,则我国企业还需在当地进一步加强合规管理,以减少诉讼、罚款或声誉风险。
另一方面,对于拟投资墨西哥的我国企业而言,由于政策的不确定性将导致企业在决策出海投资时趋于保守。已有不少我国企业宣称暂缓投资计划或调整布局策略,比亚迪更是在美国大选之前即表态其在墨西哥建厂生产动力电池的计划或将暂时搁置[8]。尽管这种态势虽有助于降低短期风险,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企业在墨西哥及北美市场的整体布局,倒逼我国企业不得不采取措施应对这种变化,重新思考国际布局的新方向和新策略。
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投资决策的复杂性,既对已投资墨西哥的我国企业形成考验,也对拟投资墨西哥的我国企业构成观望压力。基于我国企业投资墨西哥的现状以及国际局势的调整与变动,我们从法律角度提出如下策略与建议,以期协助我国企业有效应对风险并稳步推进海外投资:
面对潜在关税壁垒和政策收紧,我国企业应重新审视其在墨西哥的生产与供应链模式,探索通过多元化供应链布局来降低潜在风险,包括通过选择第三地开展投资以规避关税风险。
例如,我国企业可尝试积极开拓中东、拉美、非洲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新兴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甚至,选择在美国本土建厂也可能是我国企业分散投资风险的出路之一。尽管受限于美国将来的激励政策,该投资路径可以避免我国产品进入美国,从一定程度上有效减轻我国企业的关税负担。
在拟进行海外投资前,我国企业可以聘请境内外专业律师团队就企业的投资行为全方面“保驾护航”,以加强法律风险预判。
具体而言,法律顾问可以协助企业在投资前开展投资环境调查、评估投资目的地的法律风险;在投资中协助处理法律文件并加强与当地政府和行业的沟通与合作;在投资后完善当地的合规经营与劳工保护;等等。如此,通过重点关注投资目标国家或地区、投资目标行业的关税政策、外资准入、税收优惠、劳工保护等全方位要求,有助于我国企业在复杂环境下寻找最佳投资机会,并确保合规经营,降低潜在的法律冲突与损失。
政策变化可能带来的短期冲击不可忽视,在美国和墨西哥政策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建议我国企业进一步提升在政策应对中的合规建设与争议解决能力。一方面,我国企业可探索与当地政府及行业协会建立沟通渠道,通过寻求政府支持,及时了解政策动态;另一方面,我国企业有必要提前建立多元化的争议解决机制,通过在对外投资与国际贸易中的协议条款设置明确争议解决路径,以应对可能产生的跨境纠纷。
全球经济与贸易格局的不断变化已对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布局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国企业需始终保持清醒和警惕,从全局角度审视和评估自身的全球化布局,密切关注各国政策动向,并通过优化投资策略、拓展多元市场和强化合规管理等措施,努力提升全球化发展的韧性和前瞻性,为海外业务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See https://abcnews.go.com/International/wireStory/afraid-losing-us-canada-trade-pact-mexico-alters-116160406, last visited on December 7th, 2024.
[2] 参见外交部:《中国同墨西哥的关系》,载https://www.mfa.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bmz_679954/1206_680604/sbgx_680608/,最后访问时间:2024年12月10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
[4] 参见外交部:《驻墨西哥大使张润在中国—墨西哥州投资促进和贸易合作交流会上的致辞
》,载https://www.mfa.gov.cn/web/zwbd_673032/wjzs/202404/t20240428_11290567.shtml,最后访问时间:2024年12月10日。
[5] 参见东方律师网:《中资企业境外投资并购系列讲座——拉丁美洲篇综述》,载https://www.lawyers.org.cn/info/88a02394c0f743bf8ac06f1a78036a9d,最后访问时间:2024年12月11日。
[6] See 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 Agreement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 United Mexican States, and Canada (7/1/20 Text), at https://ustr.gov/trade-agreements/free-trade-agreements/united-states-mexico-canada-agreement/agreement-between, last visited on December 7th, 2024.
[7] 参见《中国企业“走出去”拉丁美洲全攻略:聚焦墨西哥投资及税收优惠政策》,载微信公众号“安永EY”,2024年7月5日。
[8] 参见《中企比亚迪暂停墨西哥建厂计划,至美国大选后观望政治新走向》,载微信公众号“易付墨国”,2024年9月6日。